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

竹造戲棚的歷史

竹造戲棚建造的歷史可以追溯自中國漢代的「棚閣」與百戲,在漢代住宅院落里建造望樓,蓋 ㄇ字型懸山檐式宅院時,便必須搭起竹「棚閣」來輔助建築程序,同時這種竹棚的用法在漢的「百戲」里也大派用場。當原始祭祀功能的表演,从祀神轉變至娛人, 因而聚集人群,形成了需要安置觀眾的特別建設:「看棚 」。最初的演劇場所,原多為遷就社會上觀眾的需要,並不開放。及後發展到可以公開的演出,靈活及流動是其中需要考慮的條件,繼而孕育出「看棚 」,做特別的流動觀眾安置場所,是生活智慧集結的昇華,它亦隨中國戲劇及戲曲的發展,一直沿用下來。在節慶時,在京城里扎棚看戲的情景,隨代以有。唐代以 前,民間戲曲表演仍是隨處作場的演出方式,及至宋代「勾欄」的出現,方奠定了戲曲商業化的模式。為進一步方便觀眾看得清楚,北宋更出現「露臺」設施,使劇 場發展大大跨進一步,其制式並沿習至南宋 。自宋開始出現了「舞亭」等永久式劇場建築, 演變至明清兩代發展為三面環墻,只留一面觀看的「戲臺」形式,這樣的樣式與今天的劇場舞臺不遠了。
由于搭棚的材料隨處可得,加上這種搭棚技術易學,才能夠將這竹棚流傳至今,應用在屋的維修,搭建招牌等。

竹造戲棚的建造過程


在進行搭棚之前,搭棚師傅首先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『拜地頭』,來保佑他們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可以平安無事。一般的神功戲棚的搭建時間大約為九至十天。

而搭建竹造戲棚的主要材料有:篾仔﹑竹﹑木等等。




竹造戲棚所用的天然材料,即便宜又可循環再用。

用於工程施工,可隨建隨拆,靈活多變,與及配合利便交通運輸等特性,使其應用得以普及。現今中國內地,以及歐美等國家建築普遍採用的金屬架就顯得既笨重且危險多了。





 

陳煜光師傅—對戲棚搭建的講解過程:
  • 先搭「後檐」
  • 次建 「次建」
  • 次筑「棚朗」
  • 再建「通光」
  • 後搭「舞臺」
  • 後蓋「鋅鐵」
 開工的第一天師傅們搭起了後檐



 接著搭起了旁寮







 
再接著筑棚朗,形成了基本的棚架





















師傅們爬上棚頂建起了「通光」,起到空氣流通的作用。




基本的舞臺已經形成


















 隨著鋅鐵的蓋完,整個戲棚的搭建已經完成.




 這個小的棚架屬於安神的位置,設置在觀眾席的後面.



竹造戲棚的文化特色

  • 歷史悠久
這種竹造戲棚傳承自中國原始居民建筑及漢宋廟戲,屬於流動戲臺;在唐代以前隨處作場的演出方式,「看臺」﹑「棚閣」﹑「看棚」﹑等由流動轉變為固定;

北宋更出現「露臺」和「舞亭」;
到了明清發展為三面環堵只留一面觀看的「戲臺」形式。



  • 具有藝術特徵: 
所有的神功戲棚都呈左右對稱,例如『四人的水』『大金鐘等』,類似一些著名建築物天安門。都能夠根據當地的人文風格因地制宜,靈活變通建造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戲棚。
是一種傳統藝術—棚藝,以搭建戲棚為主,建筑維修,以及社會其他需要為輔,
例如搭建廟會流動攤檔等不同的形式存在和發展。

  •  具有酬神又有娛人的特色
以祭祀酬神為目的的神廟戲劇場演出活動,卻由始至終貫穿了整個中國戲曲歷史,形成不同於其他國度的民俗戲劇現象。正是保留了漢唐百戲表演隨處作場的特色和風格,配合宴會,以作於娛賓﹑喜慶﹑哀喪以及酬神許願等事情而隨時隨地舉行,體現出民間戲曲藝術那強盛﹑靈活﹑富有彈性的生命力。雖然是酬神,但只要還是以娛人為主,戲劇通常都是完美的結局,爲了保持一個好的意頭。把群眾聚集到一起,形成民間娛樂。
  • 具有獨特的狀態
戲棚主辦與組織的合作模式,加強人民的關係;
體現本地社區群體的組織與功能;
屬於香港居民特有的文化特色。

對探究竹造戲棚的得著

通過對戲棚文化專題的考察和探究後,增加了我對香港戲棚文化的認識,我們應該重視和關懷這種文化的發展,讓它可以源遠流長。

參考資料來源

  • 2011年3月10日陳煜光先生在佛教慧因法師紀念中學的講座
  • 2011年4月4日謝燕舞小姐在佛教慧因法師紀念中學的講座
  •  《從古戲臺至流動戲棚》—見謝燕舞•  小口•潘詩敏《棚•觀•集》